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典籍中的绿色设计平时作业一答案

注意:因为学习平台题目是随机,选择题选项也是随机,一定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同学们在本页按“Ctrl+F”快捷搜索题目中“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定位题目,还是不懂的话可以看这个:快速答题技巧

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典籍中的绿色设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答案

1、《考工记》中提到的“轮人”是指什么职业?

A、制作乐器的工匠

B、制作弓箭的工匠

C、制作陶器的工匠

D、制作车轮的工匠

正确答案:D

2、《考工记·画繢》云:“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人谓之玄,地谓之黄。”本说五色,而举出六种颜色,这与《周礼》中的()思想是一致的。

A、六道

B、六官

C、五门

D、五色

正确答案:B

3、《考工记》中把()作为造物的首要考虑要素。

A、材美

B、天时

C、工巧

D、地气

正确答案:B

4、“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这段话带来的启示是:考虑天时,就是()。

A、强化工匠技艺

B、顺应百姓新意

C、注重材料特质

D、尊重自然规律

正确答案:D

5、《考工记》中提到的“材美”原则,以下哪项是其绿色设计特点()。

A、追求材料的奢华感

B、依赖化学合成材料

C、选择优质且可持续的天然材料

D、使用稀有且昂贵的材料

正确答案:C

6、《考工记》是哪个朝代的文献?

A、春秋战国

B、秦

C、夏商

D、汉

正确答案:A

7、《考工记》下卷依次列举了“玉人”“楖人”“雕人”“弓人”“矢人”以及()等行当的制作标准。

A、铁人

B、冰人

C、陶人

D、金人

正确答案:C

8、《考工记》中强调,古人认为造车的核心内容,是车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物如何制造,也就是()的设计翻造。

A、车棚

B、车身

C、车轮

D、车梁

正确答案:C

9、《考工记》“弓人篇”中,记载制弓形制大小不一,力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考虑()。

A、威武震慑

B、节约成本

C、美观大方

D、以人为本

正确答案:D

10、关于《考工记》中的绿色设计思想,以下哪项最能体现其链接本土理念?

A、采用最前沿的国外设计理念

B、优先选择昂贵稀有的材料以展示工艺水平

C、追求制作速度而不顾环境保护

D、使用当地材料以减少运输成本和环境影响

正确答案:D

11、北京中轴线的空间布局符合《考工记》中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的都城规划理念,形成了()的空间格局。

A、左社右祖,面朝后市

B、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C、左祖右社,面朝前市

D、前祖后社,面朝后市

正确答案:B

12、在《考工记·总叙》中是这样定义“造物”活动的:”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其中,“巧者”指的是()。

A、八面玲珑的弄臣

B、技艺高明的匠人

C、明辨是非的智者

D、能说会道的艺人

正确答案:B

13、《考工记》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现存有多少个工种()。

A、26

B、25

C、24

D、23

正确答案:B

14、()源自春秋时期对于手工业者产品质量的监管制度,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工匠在自己制作的器物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对产品负责。

A、物是人非

B、物逢其主

C、物归原主

D、物勒工名

正确答案:D

15、根据《考工记》记载,下列哪项不是衡量一个优秀工匠的标准?

A、技艺精湛

B、善于创新

C、遵守规矩

D、追求速度

正确答案:D

16、《周礼》与《考工记》均是记载同一时期的百工建构之事,因此河间献王刘德整理《周官》时,广采博取,把《考工记》编入《周官》,以补()篇之缺。

A、春官

B、夏官

C、秋官

D、冬官

正确答案:D

17、“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笴,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美材”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对审美价值的要求,但这里的“美”应该更注重材料的品质和()”。

A、相宜

B、相仿

C、相克

D、相对

正确答案:A

18、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中的“守”指的是()。

A、保护财产

B、守卫国家

C、收拾材料

D、遵循规则

正确答案:D

19、《考工记》中提及的“百工”,指的是什么?

A、特指高级工匠

B、泛指各种手工艺人

C、一百种不同的工匠职业

D、指所有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正确答案:B

20、《考工记》中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体现了“和合”的思想,它指代的是()。

A、汇聚、融入

B、组合、拼装

C、和谐、和睦

D、联姻、和亲

正确答案:C

21、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是()。

A、《营造法式》

B、《考工记》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正确答案:B

22、今所流传的《考工记》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A、《尚书》

B、《礼记》

C、《春秋》

D、《周礼》

正确答案:D

23、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临照(1906-1999)先生称“考工记乃我先秦之()”,代表了科技史界的主流看法。

A、掌上全书

B、百科全书

C、鲁班全书

D、四库全书

正确答案:B

24、《考工记》中提到的“百工”指的是什么?

A、农民

B、官员

C、商人

D、手工业者

正确答案:D

25、以下哪个概念不是《考工记》中提到的?

A、巧夺天工

B、因地制宜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量体裁衣

正确答案:D

26、《考工记》是总结中国古代工匠造物经验的科技巨著,其将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内涵概括为()二字。

A、“良”与“和”

B、“大”与“阔”

C、“高”与“准”

D、“美”与“艳”

正确答案:A

27、2024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其基础设计原则源自()。

A、《天工开物》

B、《考工记》

C、《园冶》

D、《资治通鉴》

正确答案:B

28、据《考工记》记载,在某些专业分工中,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则称之为()。

A、强工

B、鲁工

C、国工

D、大工

正确答案:C

29、《考工记》上卷追述了远古以来造物制器的历史,详尽地记载了一些器物的形制、结构和工艺要求,表达了()的思想理念。

A、天子造物

B、百姓造物

C、圣人造物

D、自然造物

正确答案:C

30、《考工记》中的“营国制度”将城邑建设体制分为三级,即()、诸侯城和都。

A、总城

B、王城

C、帝都

D、王国

正确答案:B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典籍中的绿色设计平时作业一判断题答案

1、《考工记》通篇以6000余字记述了百工之事与百工之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考工记》中的“考工”二字,指的是考核工匠之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考工记》中创造出好物的前三个因素的天、地、材,都属于一个共同的范畴,那就是“百工之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4、从“知自然”而“制自然”,因“制自然”而更“知自然”。这是对人在工艺设计与制造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的强调,这种对人的肯定化作一种思想弥漫在整个造物活动之中。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考工记》中“粤无镈”的说法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6、《考工记》中所反映的造物和设计的本质,是去平衡、妥善地处理天、地二者之间的关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考工记》中的“金有六齐”,这里齐,通“剂”,剂量的意思。它总结了各种金银器制品的原料的六种配比。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考工记》的工匠设计思想源自于典籍记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9、《考工记·总叙》中提到的造物的物质起点指的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考工记》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概述了百工之事,明确了器物优制的主要原则,即:天时、地气、材美、工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考工记》一书保留了东汉时百工的生产技术与工匠的管理制度,是东汉造物文化的典范,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绿色设计思想提供了理论范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2、《考工记》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原包含有木工、金工、皮革、染色、玉器、金银器6大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3、“一弓用四季”体现的是《考工记》记载的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遵循。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4、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其煌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视《考工记》为“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最重要的文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5、《考工记》中非常鼓励舍近求远,要懂得变通;反对就地取材,过于单一。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6、“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那么,在这句话中,创物的是谁呢?所谓“知者”,“知”是一个通假字。知者,就是聪明、有创造才能的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7、“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于器物的敬重之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8、“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中的“地气”这一命题要求我们回到地域性、本地性中去,从而将本土资源的利用合理化,减少“舍近求远”“取短补长”的资源利用的不协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9、先秦时期的古人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地理环境、地域因素对器物制作的影响,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证实了“地气”除了地理环境意义上的影响,还有意识地强调造物生产的当地的社会条件,比如文化传统、政治因素等等,这是作为相对客观自然的一种社会存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禁止转载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发布者:形考达人黄金VIP,出处:https://www.xingkaowang.com/29076.html

免责声明:本站不对内容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为资源整合费用,前请自行鉴别。

免费答案:形考作业所有题目均出自课程讲义中,可自行学习寻找题目答案,本站内容可作为临时参考工具,但不应完全依赖,建议仅作为辅助核对答案的工具,而非直接使用!

(0)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典籍中的绿色设计平时作业二答案

    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典籍中的绿色设计平时作业二判断题答案 1、作为理论形态的《营造法式》,更是如此,是南宋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综合体现,是对南宋及其南宋以前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体系的一次体系化总结。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2、《营造法式》中的权变思想允许在遵循标准和法则的同时,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xingkaowang@163.com

QQ:99437077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人工解题

人工解题

会员学期新增题免费解答

年费享实践作业、小论文定制

可单独实践报告、小论文定制

解题QQ:994370779

售后反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