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形考任务一答案

注意:因为学习平台题目是随机,选择题选项也是随机,一定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同学们在本页按“Ctrl+F”快捷搜索题目中“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定位题目,还是不懂的话可以看这个:快速答题技巧

形考任务一(计入形成性考核成绩,占5%)

BBS:请选择一件土壤污染有关的事件,分析污染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修复措施。

要求:参加讨论,请注意您列举的事件不要和已发帖同学简单重复,否则将不计入成绩哦。

提醒:老师会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评定本次成绩

学生答案1:
山东济南章丘区非法倾倒危险废物土壤污染事件分析及治理修复措施
2015 年 10 月,山东济南章丘区普集镇上皋村废弃煤井发生重大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事件,6 家企业将废酸液、废碱液倾倒入埋深约 77 米的废弃煤矿巷道,混合产生的有毒气体造成 4 人死亡,污染波及 3 个街道,生态环境损害数额达 2.4 亿元,修复难度极高。
污染事件产生的核心原因有三:一是企业环保责任缺失,6 家涉案企业为降低危险废物处置成本,恶意选择废弃煤井非法倾倒,无视环境风险与法律禁令;二是监管存在盲区,对废弃工矿场地的日常巡查缺位,未建立危险废物全链条追踪体系,导致非法处置行为有机可乘;三是责任界定机制不完善,初期各企业对污染物排放时间、种类、数量存在争议,增加了污染处置的滞后性。
治理修复需结合污染特点精准施策:首先实施源头清理,采用巷道定向抽排技术移除残留酸碱废液,注入中和剂降低土壤酸度,同步使用生物炭等改良剂吸附固定重金属与有毒有机物;其次构建生态屏障,在污染区域表层铺设防渗膜,种植麻风树等耐性植物阻断污染物扩散,结合 “土壤重构 — 生态重建” 技术恢复区域植被;最后强化长效监管,建立危险废物电子溯源系统,将涉案企业纳入环保黑名单,通过磋商与司法衔接机制确保 2.4 亿元损害赔偿资金专项用于修复验收与后期监测,形成 “处置 — 修复 — 监管” 闭环。

学生答案2:

我选择日本“痛痛病”事件作为分析案例。该事件源于二十世纪初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铅锌矿开采和冶炼活动,其根本原因是上游矿山企业长期向河流中排放含镉废水,而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和废水处理技术。富含重金属镉的污水进入神通川水系后,通过灌溉途径侵入沿岸农田土壤系统,并在水稻等农作物中富集。当地居民通过长期食用这些“镉米”和饮用受污染的水,导致慢性镉中毒,最终引发了以剧烈骨痛和多发性骨折为特征的“痛痛病”。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在工业化进程中,若忽视环境保护、缺失对工业排放的严格管控,将导致重金属通过“矿山-河流-土壤-农作物-人体”的链条进行迁移与积累,从而酿成严重的环境健康灾难。

针对此类重金属污染土壤,其治理修复需采取多层次综合措施。首要任务是切断污染源,即强制矿山企业建设先进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重金属达标排放,从源头阻止新的镉输入。对于已污染的土壤,物理修复手段如客土法或深耕翻土可用于小面积重度污染区,但成本高昂;化学修复则通过向土壤添加钝化剂,以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减少作物吸收。生物修复技术,如种植对镉有超富集能力的植物,通过植物提取逐步清除土壤中的镉,是一种成本较低且环境友好的长效手段,但周期较长。同时,必须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例如在污染区改种非食用经济作物,切断重金属进入食物链的路径。最终,建立长期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完善相关环境法规与补偿机制,才能实现区域的生态恢复与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这一系统性治理方案,不仅适用于历史遗留污染场地的修复,也为全球其他地区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学生答案3:

2014年湖南镉大米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土壤污染案例,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业排放与农业活动导致的重金属累积。湖南省部分矿区周边存在大量有色金属冶炼厂,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含有高浓度的镉等重金属,通过地表径流和大气沉降进入农田土壤。同时,当地农民长期使用受污染的灌溉水进行耕作,加之过量施用含重金属的磷肥,进一步加剧了土壤中镉含量超标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治理修复应从源头控制和末端修复两方面入手。首先,对涉事工厂实施严格的环保监管,安装高效的污染物处理设备,减少重金属排放;对已关停或废弃的矿区进行生态恢复,防止二次污染。其次,在受污染农田区域采取科学的修复措施,如采用钝化剂降低土壤中镉的活性,种植蜈蚣草等超积累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镉,并通过深翻稀释法将表层高浓度污染物分散至深层土壤。此外,推广安全的农业管理模式,禁止使用受污染水源灌溉,改用清洁水源或雨水收集系统,从根本上阻断新的污染输入。最后,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测土壤和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修复效果持续稳定,保障粮食安全与公众健康。

学生答案4:

我选择2006年曝光的湖南株洲镉污染事件作为分析案例。该事件的产生是典型的工业排放、农业活动与环保监管缺失共同作用的结果。株洲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期聚集着大量冶炼、化工企业,其生产过程中含镉的废水、废气未经彻底处理便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这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次,农业上引用受镉污染的河水灌溉农田,并使用富含重金属的磷肥,使得镉在土壤中持续累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时环保法规不健全、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淡薄以及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监管不力,导致重金属污染物历经数十年沉降与富集,最终通过“工业-废水-土壤-水稻”的链条构成严重的生态与健康风险。针对此次大面积的土壤镉污染,其治理修复措施遵循风险管控与分区治理原则。首先,采取紧急的农艺调控措施,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值以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并调整种植结构,在重度污染区改种非食用性经济作物,从源头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其次,对中轻度污染区域实施长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例如采用客土、深耕翻土等工程手段稀释表层污染物,或利用钝化稳定化技术固定重金属。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局部地块,则采用成本较高但效果彻底的土壤淋洗或植物修复技术。最后,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包括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排污监管、严格管控灌溉水源水质、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与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从源头控制到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管理,最终恢复土壤生态功能并保障农产品安全与人居健康。

禁止转载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发布者:形考达人黄金VIP,出处:https://www.xingkaowang.com/30329.html

免责声明:本站不对内容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付费为资源整合费用,前请自行鉴别。

免费答案:形考作业所有题目均出自课程讲义中,可自行学习寻找题目答案,本站内容可作为临时参考工具,但不应完全依赖,建议仅作为辅助核对答案的工具,而非直接使用!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形考任务五答案

    任务内容: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的课程内容已经学习完了,相信大家对土壤污染现状及修复处理技术有了很深刻的理解,本课程不设期末纸笔考试哦,请大家提交一篇2500字以上的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5%),要求课程论文必须有鲜明的主题、完整的论述过程及明确的结论。大家可在充分学习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利用网络及文献资源,提出自己的观点,撰写出课程论文。 1.课程论文选题(…

  •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形考任务三答案

    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形考任务三单选题答案 1、通常情况下,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土壤的特征,当生物修复法在速度和广度上不能满足污染土壤修复的需要时才选择化学修复方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地下水的污染治理不可以采用原位化学还原修复技术,该说法是否正确 A、不正确 B、正确 正确答案:B 3、以下关于化学淋洗技术的表…

  •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形考任务二答案

    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形考任务二多选题答案 1、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包括()。 A、动植物残体上的农药 B、施于土壤的农药 C、大气中悬浮的农药 D、施于作物的农药 正确答案:A;B;C;D 2、以下关于环境中的铬说法正确的是() A、六价铬的毒性最大,三价次之 B、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化合物,其中三价和六价化合物较常见 C、铬可通过消…

  •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形考任务四答案

    形考任务四(计入形成性考核成绩,占5%) BBS:你认为植物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要求:全体学员参加讨论,请注意您的观点不要和已发言同学简单重复,否则以0分计哦。 提醒:老师会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评定本次成绩。 学生答案1: 植物修复技术虽具绿色环保等优势,但其大规模应用仍面临几个核心瓶颈。首要问题是修复周期极其漫长,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xingkaowang@163.com

QQ:99437077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人工解题

人工解题

会员学期新增题免费解答

年费享实践作业、小论文定制

可单独实践报告、小论文定制

解题QQ:994370779

售后反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